像我们在装修时,有时候会因户型结构的原因,需要进行拆拆改改。比如家里的卫生间小了,就要把墙拆掉给重砌。而在砌卫生间墙时,都知道要在墙体底部做一道防水梁,避免后期墙角出现渗水问题。然而再看到下面这位师傅的施工过程后,发现这个小处理也很重要。相信很多朋友都和我一样,不知道这个小处理。
我们从师傅的施工过程中可以看到,师傅在砌墙时,先是用模板按照所要砌的墙体位置,固定了一个沟槽。然后往里面浇筑水泥,同时为了这道防水梁更加坚固一点,还在水泥中间加了一些钢筋,以加固水泥的强度。同时师傅说,如果该墙体是与旁边老墙相连的话,还得把钢筋植入到老墙中,这样效果会更好。
而师傅接下来的这一步处理,却让我很意外,如果不是亲眼看到话,还不知道要这样处理。就是在水泥浇灌好之后,师傅还在里面掺入了一些防水剂,然后再搅拌均匀。据师傅说,加入防水剂,目的就是增加防水梁的防水效果的。毕竟这道防水梁是后浇筑的,不管后期怎么做防水,都无法*保证它的防水效果,所以这样做,还是很有必要的。
最后,防水梁浇筑好之后,就如下图中那样,接着再开始砌墙就行了。虽然在防水梁中掺入了一些防水剂,但后期该做防水,还是要做防水的。至于防水梁的高度,一般有个20公分就行了,当然越高越好,同时成本也就越高,并且还会增加楼层的负重,所以有个20公分高就够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