都知道砌卫生间墙要做防水梁,但这个处理,很多人都不知道
像我们在装修时,有时候会因户型结构的原因,需要进行拆拆改改。比如家里的卫生间小了,就要把墙拆掉给重砌。而在砌卫生间墙时,都知道要在墙体底部做一道防水梁,避免后期墙角出现渗水问题。然而再看到下面这位师傅的施工过程后,发现这个小处理也很重要。相信很多朋友都和我一样,不知道这个小处理。
我们从师傅的施工过程中可以看到,师傅在砌墙时,先是用模板按照所要砌的墙体位置,固定了一个沟槽。然后往里面浇筑水泥,同时为了这道防水梁更加坚固一点,还在水泥中间加了一些钢筋,以加固水泥的强度。同时师傅说,如果该墙体是与旁边老墙相连的话,还得把钢筋植入到老墙中,这样效果会更好。
而师傅接下来的这一步处理,却让我很意外,如果不是亲眼看到话,还不知道要这样处理。就是在水泥浇灌好之后,师傅还在里面掺入了一些防水剂,然后再搅拌均匀。据师傅说,加入防水剂,目的就是增加防水梁的防水效果的。毕竟这道防水梁是后浇筑的,不管后期怎么做防水,都无法*保证它的防水效果,所以这样做,还是很有必要的。
后,防水梁浇筑好之后,就如下图中那样,接着再开始砌墙就行了。虽然在防水梁中掺入了一些防水剂,但后期该做防水,还是要做防水的。至于防水梁的高度,一般有个20公分就行了,当然越高越好,同时成本也就越高,并且还会增加楼层的负重,所以有个20公分高就够了。
防水工程要”防、排、截、堵”,那么应如何理解呢?
防水工程要”防、排、截、堵”,那么应如何理解呢?
GB50108-2008《地下工程防水规范中》总则中指出:“防水工程的设计及施工应遵循“防、排、截、堵”相结合,刚柔相济、因地制宜,综合治理的原则”。
“防”就是采用防水材料对建筑物进行防水处理,阻挡外界水侵入建筑造成渗漏。那么,何谓“排、堵、截”呢?一起来看看吧。
“排”就是整个防排水体系中重要的一环,无论是截水还是堵水,终还是要通过排水措施才能将水引出建筑区域以外,保证地下工程不受影响。排水方式包括自流排水、盲沟排水、渗排水、塑料排水管排水或机械抽水排水等。地下工程排水应形成汇流、流径和排除等完整的排水体系。
但是,也有防水*指出,地下工程应着重防水,以排为主的原则是错误的。如:持续抽水排水,水中泥砂携带排出,底板下日渐空虚,建筑开始不均沉降甚至歪斜,影响建筑*。
“截”主要是指截断流向隧道区域的水流,即把所有可能流向隧道的地表水、地下水的通道截断。如在隧道防水中,截水措施主要包括:隧道洞口仰坡设置截水天沟,截留地表水,防止水流流向隧道洞门;对洞身上方的积水坑等可能导致地表水下渗的位置进行处理,如地形疏导、修建排水沟、喷抹灰浆等;对有明显流向和稳定补给的地下水,应当采取截水导坑或封堵措施,防止隧道开挖后出现大量涌水。
“堵”主要是在地下工程开挖以后,针对围岩出现的或者可能出现的明显渗水、涌水情况,采取封堵措施或者**前堵水措施,同时也包括在结构内采取措施,对侵入结构的渗漏水进行封堵,防止水流向内渗透。除了在施工时采取的注浆堵水外,*性结构堵水措施主要包括:设置防水层对渗水进行封堵;采用抗渗混凝土进行衬砌自防水;对于混凝土衬砌的工作缝,采用止水带、止水条等材料进行堵水。截和堵是房建地下防水主要方式,截就是地下室内的集水井,堵就是地下墙体的处理。
总之,“防、排、截、堵”相结合的防排水措施是一个**整体,相互间不可分割。其中任何一项措施实施不理想,都将引发其它措施失效或者效果不佳,导致防水失败。
防水梁的大作用,来看看标准的制作过程
新砌墙——新旧墙体连接要注意,弄不好就会开裂
基本准备知识:
砌墙在房子装修中是经常出现的,平时我们对它了解的不多,很容易忽视它,如果泥工偷懒或节省费用没有按照正规流程施工,往往这个新墙跟老墙交接处的地方,经常会出现裂纹,这个是常见问题。
墙体开裂
对于开裂原因,自己网上学了一点,也请教了项目经理,基本知道个中原因了:
1、很多泥工新旧墙体之间没有拉接筋。新旧墙面间如果不植入钢筋的话,后期无论处理再好都很容易开裂。
2、干湿度不平衡。旧墙体经过长时间,墙体的含水率已经干了,而新砌墙体它的含水率是比较高的,如果前期没有做好固定的话,后期长时间经过水分蒸发就会出现墙体收缩,开裂,脱层。
知道开裂原因,我们就知道对症下药了,新旧墙体施工注意事项
1、砌新墙时预埋拉筋,在墙体内(这里指的是老墙)进行插钢筋、,然后砌新墙的时候一起砌进去,将新老墙连接起来。
2、水泥粉墙时,新老墙接缝位置挂钢丝网进行加固处理,防止裂缝的出现
3、长时间晾晒:新墙水分蒸发是需要一段时间的,为了避免干湿度不平衡,建议新墙砌好后不要急着刮石膏和腻子,我们可以跟项目经理沟通,在拆旧后赶在水电改造前,可以先叫泥工把墙体砌掉,之再等水电改造,这样新建裸墙可以充长时间的晾着,让水分尽可能多的蒸发。
4、全屋贴尼龙布:这样可以延迟新旧墙交接处开裂。这个一般装修公司预算很少,要做的话就要增项。
卫生间防水梁怎么布置?
一般来说,卫生间在砌墙前,土工师傅会先进行墙体弹线.放样,等一切确认无误解后才开始砌墙。小编提醒大家,在砌墙阶段要注意以下几点:
,防水梁的浇筑。卫生间.厨房由于常期用水,防水梁的浇筑可以杜绝潮气顺墙体上返,造成墙体侵水。防水梁的常规做法是:用沙.水泥.石子按一定配比混合搅拌浇筑而成的。
*二,拉结筋。墙体拉结筋是混凝土结构(主要指混凝土柱.墙)与砖砌结构连接,一般用直径6mm的钢筋,间距500mm,伸入墙内700。作用就是维护整个结构的整体性,同时起到抗震的作用。
*三,布铁丝网或纤维网。在墙与梁相接的地方以及墙与柱子相接的地方,通常要布上铁丝网。这样可以防止墙体开裂。铁丝网的规格通常是8厘的比较好。如果是4厘的话,则容易导致墙不好粉,导致水泥砂浆和墙壁无法充分接触。
*四,门过梁的浇筑。所谓门过梁是指门窗洞口上方的横梁。它承受门窗洞口上部的荷载,并把它传到门窗两侧的墙上,以免门窗框被压坏或变形。通常是用沙、水、石子、钢筋按一定配比混合搅拌浇筑而成的。
*五,斜切。上面的砖采用斜砌,这样的话,砖能和梁亲密接触,避免砂浆不饱满而引起的空鼓或者裂缝。
*六,隔天切。新墙的上面一块砖必须隔1天以上才能砌上去,目的是为了避免新砌墙由于沉降,导致上面的砖和梁产生缝隙,会影响到以后数值刷的效果。
*七,润砖。砖要用水浇筑,这样的砂浆和砖才能紧密结合,不会产生缝隙,也不会渗水。如果没浇透,砖和砂浆吃不住,砌起来的墙很容易出现问题。
*八,墙体养护。墙砌完之后,要进行浇水养护。这样会更好的杜绝日后墙体开裂的可能性。